一般说来,镜头短、画面转换快,能引起急迫、紧张感;镜头长、画面转换慢,可导致迟缓或压抑感。因此长短镜头交替,画面转换快慢结合可造成观众心理情绪的起伏。利用这一点,在剪辑上控制画面的时间,掌握转换节奏,就可控制观众的情绪,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。这种剪辑节奏也称剪辑调子。然而镜头的长短、转换快慢不能超越观众对内容含义理解的限度,否则就会造成混乱。剪辑调子常常也表示出影片情节或情绪的段落,使影片起伏张弛有致。影片中一个段落的剪辑调子是由镜头的数目来计算的,称剪接率。镜头数目多,称剪接率高或快调剪辑;镜头数目少,称剪接率低或慢调剪辑。
电影场面调度是演员调度与摄影机调度的有机结合,它们相辅相成,都以剧情发展、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所决定的人物行为逻辑为依据。这两种调度的结合,通常有以下方式:
①纵深调度,即在多层次的空间中配合演员位置的变化,充分运用摄影机的多种运动形式,例如跟拍一个人物从一间房间走到屋子深处的另外几个房间。这种调度利用透视关系使人和景的形态获得较强的造型表现力,加强三度空间感。
②重复调度。在同一部影片中,相同或近似的演员调度或摄影机调度重复出现,会引起观众的联想,领会其内在的联系,增强感染力。
③对比调度。如调度上的动与静、快与慢再配以音响的强弱、光影的明暗则会使气氛更为强烈。场面调度与蒙太奇并不相悖,这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段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相互融合,电影会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。
场面调度一词来自法语,原指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技巧。在电影艺术中,它包括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两个方面。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,须以剧情、人物性格、人物关系为依据。利用场面调度 ,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、渲染气氛、交待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,对造型也起着重要作用。
演员调度分为:
⑴ 横向调度,即演员从画面的左或右方横向运动;
⑵ 正向或背向调度,即演员面向或背向镜头纵向运动;
⑶ 斜向调度,即演员沿与镜头水平线成夹角的线路作正向或背向运动;
⑷ 上下调度,即演员从画面上方或下方垂 直向相反方向运动;
⑸ 斜上斜下调度,即演员在画面上方或下方沿与镜头垂线成夹角的线路向反方向运动;
⑹ 环形调度,即演员在画面中作环形运动;
⑺ 无定形调度,即演员可在画面上自由运动。演员调度的着眼点,不仅在于演员在画面中构图的美感,还应遵循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动作逻辑。
摄影机调度的形式即摄影机的运动形式,如推、拉、摇、跟、移、升、降等;根据镜头位置可分为正拍、反拍、侧拍等;根据镜头角度分为平拍、仰拍、俯拍、旋转拍等。